綠幕第二章|什麼狀況下才要用綠幕拍攝呢?

如果我們已經算到了拍攝可能有哪些潛在風險,這時候藍綠幕可能就是一個降低風險的解決辦法。
蓋文張

蓋文張

2024年6月12日 上午 10:43

Green Screen|綠幕

在開拍前,前置作業時會知道有哪些重要的場景,有時越特別的景,越會挾帶一些潛在的風險,只要風險一發生都可能會提高預算,最慘的是賠錢還沒拍到畫面……。

所以,如果我們已經算到了拍攝可能有哪些潛在風險,這時候藍綠幕可能就是一個降低風險的解決辦法。

「拍攝常見三大風險」:

一、天氣因素

當真的找到了不錯的場景,可是拍攝期剛好是雨季,衛星雲圖一直看起來很糟的話,劇組燒幾百隻烏龜可能也是枉然。

這時候就可以改變計畫,只讓攝影班在太陽有短暫機會出現時先去將場景拍起來,之後安排主要角色進綠棚拍攝,最後再合成。

註:燒烏龜是拍片人生的一種民俗療法,不是真的燒一隻烏龜,是畫烏龜在紙上燒了天氣就好了。但心臟要夠大顆才建議嘗試,而且傳說中必須是特定人執行才有效。

二、場景距離問題

舉例像是在台東伯朗大道的超大片稻田,又或是更遠的巴黎鐵塔這種地點,若鏡頭數量不多的情況下,整個劇組和演員一起大陣仗移動就有點不切實際了。

所以只派攝影班去取景,讓主要角色們以後期藍綠幕方式演出,就是比較實際而且不浪費鈔票的做法之一。

三、場景難以搭建

劇本的場景設定不存在於現實。

例如科幻片《復仇者聯盟》裡的場景,常常必須被炸得亂七八糟,而且場景還發生在外太空,這時候若想搭景或取景來炸的話(可能只能炸一次),好的製片應該就會說服你用部分搭景拍攝,部分藍綠幕拍攝,再以合成方式來完成整顆鏡頭。

這次照片範例是手遊廣告設定的幻境,是用幾乎純綠幕拍攝再合成3D桃花林的方式製作。

雖然,藍綠幕的拍攝可以克服以上提到的三大風險,但後製檔期和後製成本也是另外一個要考量的因素喔!

如果後製的成本與風險遠大於實拍的話,當然還是要選擇實拍和燒烏龜跟它拼了。

下一篇,我們會談談藍綠幕的前期準備。

撰文/ 蓋文張

文章標籤

# 綠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