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幕第六章|如何判斷追蹤點的形狀和數量
拍綠幕時,Traking Marker(又稱追蹤點)的形狀和數量,將是後期製作順不順利的關鍵之一。
「Tracking Marker要貼什麼形狀?」
*今天都是以透視未改變的狀況下說明
透視沒改變,攝影機就不算大動作的運動,Tracking Marker 可以選擇用簡單的✚十字或■方塊,後製時都可以 Tracking 出不錯的結果。
「攝影機運鏡造成畫面產生動態模糊的話」
就可能會造成 ✚十字 和 ■方塊 都不容易辨識,這時候就要準備一些比較特殊像是 ▲三角形 這種有菱有角的 Tracking Marker,至少在畫面模糊到不行的時候,還有某個小角落算是相對清楚,讓軟體可以辨識,做好 Tracking 的工作。
「 Tracking Marker在綠幕上要貼幾個?」
在透視沒有改變的狀況下,這時候在“畫面裡”完整的 Tracking Marker,最低底線大約是兩個,就足夠在後製軟體內還原現場背景的移動和放大了。當然,如果你的心臟超大顆的話,一個 Tracking Marker 其實也是可以啦。
「 為何有些畫面需要貼十幾個?」
雖然我們在這裡講完整的 TrackingMarker 是兩個, 但在鏡頭移動和角色動作的時候一定會遮到,畫面動態模糊時可能有一部分電腦也沒辦法辨識,這也是為什麼綠幕上的 Tracking Marker 有時會貼到十幾個,甚至數十個,因為扣除掉那些會被角色遮到的 Tracking Marker,才有可能至少有兩個完整能用的 Tracking Marker。
以上都是透視沒有改變的狀況;透視有改變的 Tracking Marker 比較麻煩一點,若綠幕系列反應不錯,之後有機會再統整給大家。
「Marker 貼多還貼少?答案是:剛好。」
雖然以後製軟體在做 Tracking 來說,Tracking Marker 當然是越多,越容易得到完整的位移軌跡資訊;可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把整片背景貼好貼滿啦,因為最後畫面裡出現多少個 Tracking Marker,後期人員做完 Tracking後還 是要用各種方法把它們去除掉,所以數量上一定要取得平衡才不會害後製人員沒有睡覺的時間。
我之前就拿過幾顆沒什麼攝影機運動的鏡頭,結果一個中景畫面,Tracking Marker 居然是20幾個起跳,光是消除 Tracking Marker 就花了好幾個小時。那幾個禮拜心情真的是不太好,每天開檔案只能罵髒話舒壓。
撰文/ 蓋文張